我們常說人生在世就有如一段漫長的旅程,每一個在旅程中的人都在不斷地尋找,不斷地前進。有些人知道自己要走的路和方向,有些人則漫無目的地向前移動。不過無論有沒有目標和方向,我們都無法與時間爭鬥,都必須跟着它一直向前邁進。

 

對於每一個喜歡思考人生意義的人來說,人生似乎供給了我們無數值得思考的問題,然而這些問題卻都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可是我們仍然必須要不斷地去思考,不斷地去改進,因為我們要珍惜現在還有的機會和時間,因為我們不想到了人生的盡頭才發現,原來自己並不曾真正地擁有些甚麼,也並未曾真正地付出過多少。

 

在這過去的年月裏,我為身邊的人做了些甚麼?

為我所珍愛的人做了些甚麼?

為這世界上有需要的人做了些甚麼?

而最重要的是,我為神做了些甚麼?

我的笑容有沒有為人帶來親切的陽光?我的作品有沒有讓人感到溫暖和感動?

我的工作有沒有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有沒有給予無助的人他們所需要的幫助?

我的性格品行和言行舉止有沒有榮耀神?有沒有把祂的愛和亮光傳送給有需要的人?有沒有將祂的救恩和醫治帶給未得救和患病的人?

 

所做成的事也許並不是最重要,真正最重要的是:我所做的,有沒有榮耀神,有沒有祝福和造就我人生中所遇到的人。我所付出的是為了神,還是為了自己。我所積儹的是天上的財寶,還是地上的財寶。

 

美國女歌手 Nichole Nordeman 在 Women of Faith Contagious Joy Conference 中分享到:她想留在世上的,並非一些俗世所追求的東西,而是那些神所喜悅的東西。這想法啟發她寫了 “Legacy” 這首歌。

 

“I want to leave a legacy.  How will they remember me?

Did I choose to love?  Did I point to You enough to make a mark on things?

I want to leave an offering, a child of mercy and grace

who blessed Your name unapologetically.

And leave that kind of legacy.

Not well traveled, not well read, not well-to-do or well bred.

Just want to hear instead, ‘Well Done, good and faithful one.'”

– “Legacy”, by Nicole Nordma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收錄於:吳蔚蔚 2015 年 散文集《愛從小事開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訂閱我的電子報: 吳蔚蔚中文電子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從 2013 年踏入 2014 年,許多人都認為 1314 有着「一生一世」的意思,因此我們經過了擁有特別意義的交接時刻。

說到一生一世,有人會想到有關於愛的宣言和承諾,也有人會想到有關於人生的事情。

而我則想起了聖經中的詩篇 23 章,這是其中一章我最愛的經文,當中大衛寫出了神對我們的愛的應許:「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新年來到,大家都重視吉祥的傳統禮儀、物品和祝福語,只因為盼望能夠帶來好運和福氣。然而,真正掌管命運和賜予福氣的,其實是那位創造天地萬物的神。

當我們在神裡面的時候,就有祂祝福和帶領我們的人生。祂的恩惠慈愛將會隨着我們,而且不只一生一世,因為這愛和福氣還將延續到永遠。

「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詩篇 16 章

祝福大家在這新的一年,都能夠領受得到這最真實和寶貴的喜樂、愛和福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是我的教會弟兄 Stanley 所親自創作和揮毫的揮春「福杯滿溢」,很有創意和美感 ,而且正好是出自於詩篇 23 章。感謝弟兄慷慨地讓我在這裡跟大家分享這揮春。祝大家新年快樂!常常都福杯滿溢!!

 

「以利亞就從婦人懷中將孩子接過來,抱到他所住的樓中,放在自己的床上,就求告耶和華說:耶和華─我的神啊,我寄居在這寡婦的家裡,你就降禍與他,使他的兒子死了嗎?以利亞三次伏在孩子的身上,求告耶和華說:耶和華─我的神啊,求你使這孩子的靈魂仍入他的身體!耶和華應允以利亞的話,孩子的靈魂仍入他的身體,他就活了。」(王上 17:19-22)

最近幾位弟兄姊妹在教會的主日崇拜聚會中分享了他們的親身經歴,見證了神如何在病危之中拯救和醫治了他們和兒女。聚會結朿前,會眾一起禱告,祈求和宣告神的生命注入我們的生命中,讓我們得以活在神的同在和大能中,並且活出神的生命。

聚會第二天當我靈修時,剛好讀到聖經列王紀上第 17 章,關於先知以利亞禱告呼求神將生命復還給那位剛病逝男孩的故事。以利亞在神的帶領下,來到寡婦的家裡寄居。神立即便藉著他施行了一個神蹟,就是將寡婦原本僅有的麵粉和油,變成了源源不絕的供應,直至再次降雨為止。後來當寡婦的兒子病逝時,她便責怪以利亞把災禍帶到她的家。然而以利亞立刻為孩子向神祈求,於是神便應允他的禱告,讓孩子復活。神再次藉着他,成就了那看似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時以利亞從婦人懷中接過孩子,然後就抱到他所住的樓中,放在自己的床上。我相信是由於那是他每天親近神、向神禱告的地方,因此他認為那是最充滿神的同在和大能的地方。這提醒了我:當我們與神擁有親密的關係時,我們就能夠在祂的同在中,領受得到充足的信心和能力。

在這事件發生之前,聖經上從未有記載過任何有關於死人復活的事蹟,因此那時以利亞其實並沒有任何先例可以參考。可是他深知道神的同在和大能,所以他能夠作出如此大膽創新的禱告。也許當時在他的腦海中,完全沒有「不可能」這三個字!

願我們都能夠保持與神親密的關係,並且擁有以利亞對神的信心,打破所有的不可能,在神的同在和大能中,活出豐盛美好的生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學習雲朵,在天空中活出無限個可能。

每年的十月和十一月,加拿大和美國都會先後地慶祝感恩節(由於加拿大的農作物收成期比美國早,所以感恩節的日期也較早)。許多人都會與家人和朋友團聚在一起,享用豐富的感恩節晚餐。感恩節的起源是為了感謝上帝所賜予的豐盛收成,並且與家人一起歡欣地慶祝。

雖然感恩節一年只有一次,但我們可以感恩的機會卻沒有限止。除了感恩節外,每年我也會在年底,為着過去一年的大小事情,向神獻上感謝。而平日在一天將要結朿時,我也會感謝神在這一天的帶領、祝福和保護 。其實只要我們願意的話,每一天都可以是感恩節。

許多健康和心靈勵志專家都建議大家培養一個經常感恩的習慣。因為有研究顯示,當我們常常懷着一顆感恩的心時,對我們身、心、靈的健康都有很多的好處,例如:活得更樂觀、平靜、快樂和有滿足感,以及緩解焦慮、壓力和抑鬱沮喪等負面情緒。而感恩的積極心態則有助增強身體免疫能力,甚至刺激患病的身體更快地康復。

除了培養一個感恩的習慣外,我認為想要真正地擁有一顆懂得感恩的心,首先必須透過欣賞和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只有當我們體會和領悟到自己所領受到的東西是如何地美好和寶貴時,我們才能向施予者發出真誠的感謝。

在聖經中有一個關於耶穌潔淨十個痲瘋病人的故事(路加福音 17:11﹣19):十個痲瘋病者呼求耶穌醫治他們。痲瘋病在當時被視為傳染病和不治之症,病患者必須被隔離。他們因聽聞耶穌曾醫治一個痲瘋病人而視耶穌為唯一的希望。可是當他們同時地得到醫治後,卻只有一個外族人「回來大聲歸榮耀與神, 又俯伏在耶穌腳前感謝他」。也許其餘九個當地的猶太人認為得到醫治是理所當然的。只有一個撒瑪利亞人相信和感激耶穌叫他得痊癒,因此真心誠意地對耶穌作出了感恩的回應。於是耶穌對他說:「起來,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因着他的回轉(15 節)和感謝(16 節),耶穌給予了他更大的祝福,讓他的身體和靈魂都得到了拯救。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的事情可能我們也都同樣地會覺得是理所當然的。有時候卻要等到在苦難中或失去後,才能體會到其珍貴和意義,並且學懂去珍惜與感恩。

在經歴過一些危難和疾病後,我深深地體會到生命和健康的寶貴。原來能夠正常地呼吸、喝水、活動自如等看似簡單和微小的事情,都是多麼的美好、珍貴和值得感恩。因此現在對我來說,活着的每一天都是神所賜予的恩典,都值得我去珍惜和獻上感謝。

上帝每天賜予了我們 1440 分鐘,就讓我們拿出幾分鐘,去為自己所擁有和珍惜的一切感謝祂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是在今年的加拿大感恩節,於溫哥華的士丹利公園(Stanley Park)所拍下的秋天景色。紅楓樹在藍天碧海的襯托下,份外地鮮艷奪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收錄於:吳蔚蔚 2015 年 散文集《愛從小事開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幅在帆布上創作的壓克力(Acrylic,又稱塑膠彩)作品,名為《樹》,是我在今年初參加一個兩小時的初級油畫班時所畫的。因為很久沒有繪畫,而且沒有多少油畫創作的經驗,所以希望在油畫班上學習和領受一些啟發。

油畫班的時間並不多,所以導師一邊在講解和指導,我們學生則一邊在練習。而學習的重點是運用不同的顏色和層次去創作。

原本我並沒有想到要畫些甚麼,直至塗上了背景顏色後,才逐漸地開始變成了一棵秋天的樹。導師叫我們首先塗上背景顏色,然後再自由發揮。我隨意地拿起了在面前的黃色和藍色顏料,混合後便塗上了那藍緑色的背景顏色。當我看到那一片藍緑色時,便想到了公園裡的一片片緑草和大樹,於是我就畫了大樹幹,打算以整片背景顏色作為樹葉。不過後來卻覺得內容太單調,所以我便層層疊疊地加上了其他的顏色作為樹葉,讓背景的藍緑色作為如像樹林中的景色。

兩小時剛好足夠我們粗略地完成自己的作品。其實這幅畫作只是一幅畫功很稚嫩的創作,而且正確地說,這只是一幅練習圖。然而,讓我感到奇妙的是,當我完成後,這段聖經經文浮現了在我的腦海中:「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詩篇 1:1﹣3)但我卻在想:可是我的畫中沒有溪水呀?!不過後來我才看到,那片藍緑色的背景就是溪水!

現在當我看見大樹,我會想起這幅畫,想起這段經文。創造天地萬物的神早已在詩篇中,告訴了我們甚麼是得滋潤、結果子、凡事盡都順利的秘訣:就是在神的話語裡扎根,領受祂的活水泉源。而這奧秘也一直在大自然之中向我們展現。

昨天在網上看到了同樣以《樹》為名的歌曲,由 Good TV 敬拜讚美節目《撒拉弗計畫》的敬拜團所主唱。Justin Rizzo 的英文原版 “Tree” 早已聽過了許多次。首次聽到這國語版,很喜歡。在此與大家分享:

 

 

「我深渴望不被動搖     不被震動

好讓我向深處扎根

在你裡面不被動搖或震動

而我     我渴望成為一棵樹

栽種在溪水旁     是活水的泉源

這是我的詩歌     這是我禱告

到末後     到末後」